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台灣之光華人之耀世界之輝二屆唐獎寫下歷史

2016第二屆唐獎於9月28日(教師節)圓滿完成相關一系列重要活動。唐獎是2012年由在台灣發展成功人士尹衍樑博士所創立者,可以說是台灣之光榮


尹衍樑博士(1950年生,他父親是尹書田先生創業於大陸,光復後1949年來台的一位成功的紡織業企業家),他是一位大力捐助給兩岸多地華人興學教育的企業家,教育家兼創作發明家,所以是華人之榮耀
  
尹博士放眼全世界,成立唐獎(Tang Prize),希望藉以激勵世界各地人才發揮所長,積極投入與分享人類未來永續發展研究與成果,致力於為世界社會帶來創新價值與改變,成為嶄新時代不斷進步的動力。唐獎教育基金會所頒的獎項四種計有:永續發展 ,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等四大獎項每項新台幣四千萬及一千萬研究費,故辦成一屆唐獎需要花約數億新台幣,又稱東方諾貝爾獎。可以彌補瑞典1901年所開始頒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之不足,因諾貝爾獎針對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及經濟六大獎項 ,每項約美金100萬元。唐獎之得獎人不限國藉族可遍及全世界,唐獎精神中具有孔子世界大同及耶穌基督普愛世人的世界和平大愛精神,唐獎可以說是已寫下人類文明歷史中世界之輝煌事跡,不愧為世界之輝
唐獎的另一位靈魂人物是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博士,他是位很認真的學者及一位行政專才。陳振川博士(1955年生),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唐獎教育基金會董事,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



第二屆唐獎主題活動計有:
9月22日晚,唐獎歡迎酒會在故宮博物院。
9月24日,唐獎得獎人演講在福華文教會舘。
9月25日下午,唐獎頒獎典禮在國父紀念館。
9月25日晚,唐獎盛宴在圓山飯店12F。
9月26日,唐獎光輝世界共響音樂會在國家音樂廳。
第二屆唐獎特展活動:
9/2-10/2 台北中正紀念堂
10/7-11/6 高雄科學工藝博物舘
9/22-12/22 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
9/22-28 大師座談多場次分佈在台灣北中南各大學及高中

壓軸音樂會 唐獎光輝世界共響

其餘請詳閱唐獎基金會網站:http://www.tang-prize.org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2016唐獎詩意晚宴

2016年9月25日晚7時正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辦席開三十餘桌,三百多人與會的
唐獎盛大具詩意的宴會。席中除由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博士致詞外,
尚有基金會陳長文董事述說唐獎成立及設立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等四項的經過。宴席中尚有優人神鼓及李哲音台灣著名豎琴家之演出。
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唐獎,6月公布第二屆獲獎者後,9月25日舉辦頒獎典禮當天下午七時開設具詩意的盛大晚宴。以「望月登樓」為宴名,並用唐詩發想入菜,包含李白的千古名句「舉頭望明月」、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更上一層樓」。以頭道飲品「舉杯邀月」為例,就選用阿里山愛玉凍,搭配如圓月的金桔,象徵如山中的靜湖映月。
唐獎執行長陳振川表示,透過這兩句詩詞的發想,也藉此呼應唐獎表彰的精神,象徵得獎人舉頭望向遙遠的未知,卻仍一步步登樓探索、追求究竟的執著。唐獎委員會表示,此次盛宴與圓山飯店合作,為符合唐獎意義,全宴8道菜色與2道飲品,除了特別融入唐詩典故外,更特別選用台灣17個縣市當季新鮮的食材,例如金山地瓜、鹽水烏魚子、澎湖龍膽石斑,發揮台菜原汁原味的風味。

精心選用當地食材,也符合唐獎永續發展獎中,減少碳足跡的精神,藉由食當季、吃在地的理念,打造唐獎盛宴美食,也把餐食文化帶入首詩設計理念,相信所有的得獎人與出席貴賓們,雖然享用的不算大魚大肉,無魚翅無鮑魚無龍蝦等高檔食物,仍一定會對精美且細緻多樣的台灣文化跟含詩意之美食感到創意的滿足。擔任宴會美食顧問的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理事長郭宏徹也說,以其中一道「唐獎迎賓八味碟」為例,雖然看起來像庶民小吃,但每道都充滿台灣元素,包含宜蘭鴨賞、新竹桔醬放山雞、基隆墨魚香腸、屏東東港櫻花蝦等。


其餘請詳閱唐獎基金會網站http://www.tang-prize.org




2016唐獎頒發法治獎

2016年唐獎於9月25日下午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頒發法治獎(Rule of Law Award)給
路易絲   阿爾布爾(Louice Arbour)(Canada)


數十年來,路易絲.阿爾布爾女士一直站在對人權的憲法與法律保障的前鋒,特別是她關注到那些經常為人忽略的人,他們的公民自由與權利,不論是社會邊緣人、性別或族群的少數、乃至受到戰事或武裝衝突摧殘的人。在她精彩的法律職涯中,不論作為法律教授、加拿大與安大略省法院的大法官、聯合國戰犯法庭的首席檢察官、或是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她堅持以法治之手段,運用她的法律專業,並以她的遠見、謀略、創意、決心與永不放棄的意志,克服國際政治與制度上的限制,致力於司法正義之實現。過去十多年來,她也專注於更高層次與更先制性的國際衝突預防,領導國際危機預防組織(ICG)的團隊,深入有可能發生衝突的地區,進行獨立的事實調查,並對國際與關鍵國家提供建言,也提醒世人關注這些可能發生衝突的地區。

就法律專業而言,阿爾布爾女士的首要訓練在刑法與刑事程序法的領域。她曾是加拿大重要法學院,奧斯古德廳法學院的刑事法教授。在1980年與Larry T. Taman所合著的刑事程序法教科書,對於犯罪偵查與追訴過程中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論是搜索、扣押、監聽、逮捕與羈押程序,有特別精彩的著墨。她在刑法與刑事程序的堅實訓練,奠定了她日後成功履行各項工作的專業基礎。

當她擔任安大略省上訴法院法官時,阿爾布爾女士接受加拿大政府委託,主持針對金士頓女子監獄處遇措施所成立的調查委員會。當時該監所在對騷亂進行管理時,派出男性所組成的特勤小隊進入女監,實施搜查牢房與脫衣搜身等措施,並進而依其行政權力對搗亂份子施以不附期限的隔離禁閉措施,並剝奪其基本待遇,作為處罰。

其餘請詳閱唐獎基金會網站http://www.tang-prize.org

2016唐獎頒發漢學獎

2016唐獎於9月25日在台北市國父紀念舘頒發漢學獎(Sinology Award)給
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教授(USA)


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教授生於1919年,是中國儒家思想史研究的巨擘。1953年,狄教授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其後便留校教授中國思想,並從事儒家的研究。1990年,狄教授榮退,但退而不休,依舊勤著不輟,並且利用時間教學。狄教授撰寫或編輯的專書達三十本以上,乃美國儒學的開創性人物,對舉世儒學更是貢獻卓著。1960到1966年,狄教授任哥大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主任,1971至1978年間,擔任哥大副校長。此期間,他並在1969-1970年間出任美國亞洲學會會長。雖然如今已年過九旬,狄教授仍於2013年推出《偉大文明的對話》(The Great Civilized Conversation: Education for a World Community),對人類文明的前景十分關懷。

其餘請詳閱唐獎基金會網站http://www.tang-prize.org



2016唐獎頒發生技醫藥獎

2016年唐獎於9月25日頒發生技醫藥獎(Biopharmaceutical Science)給

伊曼   紐夏彭提那(法)(Emmanuelle Charpentier)(France)


       



珍妮佛  道納(美)(Jennifer A. Doudna)(USA)




張鋒(美)(Feng Zhang)(USA)


        基因體,乃人類生命的藍圖,包含三十億組鹼基對、兩萬五千個基因,十萬分的複雜。其結構上的缺失或基因表現的異常,釀成許多人類疾病。理解各別基因的功能與他們之間互動的模式,是解開生命謎團的關鍵,使人類得以發展疾病治療策略。長久以來,科學家夢想有朝一日可以精準有效率地修正特定基因,並且「編輯」剔除有缺陷的基因。感謝今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們,「有朝一日」便是「今日」。
        Cas9好比一副剪刀,可以精準剪斷一串珍珠。這串珍珠是我們的DNA(或基因體),有三十億顆珍珠(核苷酸)。要從三十億顆珍珠當中,挑出特定的某一顆來剪,難如登天。然而Cas9配有一套「GPS導航系統」,可以由某些類型的RNA將Cas9導向目標DNA。夏彭提耶博士率先發現有兩種RNA負責此工作:CRISPR RNA(crRNA)及反式激活crRNA(tracrRNA)。和夏彭提耶博士合作的道納博士則發現這兩個RNA可以嵌合在一起,形成可以客製化的單鏈引導RNA(sgRNA)去找尋目標基因。夏彭提耶博士和道納博士所發展的雙分子系統(Cas9和sgRNA)大幅度減化實驗步驟,使基因體編輯更有效率。同一時間,張鋒博士對Cas9系統進行自己獨立的改良實驗,率先在哺乳類和人類細胞進行成功的基因體編輯。而後更進一步改良「同時編輯多個基因」、以及「同源性基因修復」的實驗方法。這三位傑出科學家的成就,大幅改革了基因體編輯平台,使其程式化、普及化、並且得以量化。


其餘請詳閱唐獎基金會網站http://www.tang-prize.org


2016唐獎頒永續發展獎

2016唐獎頒典禮,於9月25日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隆重舉行。其中,
永續發展獎(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ward) 得獎人為:
亞瑟   羅森費爾德  教授 (Prof. Arthur H. Rosenfeld)(USA)

人類永續發展的挑戰涵蓋了諸多面向,不過其中最關鍵的應在於能源。羅森費爾德教授對人類能源做出傑出不凡的貢獻。  羅森費爾德教授身邊的人都稱他為:「能源效率教父」。不過,他的生涯起點其實與能源議題無關。他曾經是諾貝爾獎得主 Enrico Fermi 教授的最後一位研究生,而且在這位傳奇科學家的輔導下,他不負眾望地成為了頂尖知名的科學家,深入研究實驗粒子物理學。隨著70年代石油危機的爆發,人類也逐漸意識到全球暖化及環境變遷的威脅性,羅森費爾德教授清楚地了解,「能源」將是影響他土生土長的美國以及全人類永續未來的核心問題羅森費爾德教授於是做出了一個改變他生涯的決定-他決定完全轉換跑道,致力解決能源問題。
當時,大部分的專家都一致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能源效率會是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有效的利器。羅森費爾德教授於是把他驚人的才智與研究能力投注在能源效率上,尤其是人類建築環境的能源效率。聯合國環境組織 (UNEP)的研究顯示,全球40%的能源消耗和3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我們周遭的建築物。而美國的建築物在這兩個項目所佔的比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羅森費爾德教授選擇從這方面著手。他在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BLN)創立「建築科學中心」,啟動一系列的重要科技研發,如 high-frequency electronic balasts。此科技出現之後,使緊湊型節能熒光燈 (compact fluorescent lightbulbs)能夠順利被發展和普及。相較於傳統照明,緊湊型節能熒光燈不但只耗費1/4的能源,耐久性也超過10倍以上。另一項科技是 low-emissivity smart windows-所謂的「智慧窗戶」,使光能夠穿越窗戶照亮室內,卻同時把熱度檔在窗外,讓建築物能夠消耗更少的能源卻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其餘請詳閱唐獎基金會網站http://www.tang-prize.org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颱風天可以看到中秋月圓

強烈颱風莫蘭蒂颱風(Strong Typhoon Mernati)於9月15日
(適遇農曆8月15日中秋節)
襲掃台灣南部,造成高雄甚大的災情,
但北部及西部郤仍然可以享受到到中秋的美好月圓的中秋之夜。
因而有感上帝恩典,
特呈上小詩一首,與各位好友等各位熱心讀者分享。

颱離月滿驚雲見,
綠樹青山親義現;
翹望嬋娟上帝憐,
嫦娥雅厝平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