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台大香港土木校友2016大會會前活動

台大香港土木地質校友大會於11月27日舉行。為此許多台大土木系及地質系畢業校友,於24日前紛紛抵達香港,為的是來參加這次盛會。
由台灣出發校友中以台大土木系主任謝尚賢(B70)教授為提前訪問香港大學,一早就搭機前往香。另台大土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順民(B62,世曦工程顧問公司副總經理)與名譽教授陳清泉(B45)及副秘書長洪向民(B73)及洪太太等於下午由桃園國際機場出發,台大土木校友會理事長曾崑彬(B61,佑彬營造公司董事長)及夫人由台中機場出發,以及其他校友分別時段及地點出發,約下午六時半前後各自分別抵達香港。香港的校友會本屆(16屆)會長梁雄光(B75)出面,在彩福皇宴,設宴接風為遠道來的校友洗塵,名譽會長張鍾雄(B60),名譽會長陳文(B63)及馬來西亞代表陳建民(B61)以及紋來代表等均參加,以及大學長名譽教授張之勇(B44)。會後各回住宿酒店,台灣來的校友及馬來西亞來的校友大部份住宿到九龍維景酒店。
11/25 上午港珠澳大橋參訪

本工程總顧問ARUP集團主席陳嘉正(B56)博士(居中央者)也到現場與筆者清泉(B45)等在橋面上會影留念。
11/25 中午遠望青馬大橋及汀九橋

11/25 下午香港能煥社區(ETC)參觀

11/26 上午在香港科技大學 ”土木過去現在未來研討會”。
於上午9時半校友們駕多輛小驕車到達香港科技大學土木系研討室,由名譽會長張鍾雄(B60)主持研討會。首先由香港科技大學土木系主任致歡迎詞並介紹系內創系經過發展及未來的展望等,資深校友張之勇(B44)教授是創系時期就由美來港港赴任,達十一年之久才退休。接下來由謝尚賢(B70)主任演講有關土木工程之資訊應用;地質系主任吳逸明教授演溝有關地理資訊(GPS)之快速應用於地震預測及救災等;陳清泉(B45)教授演講有關宏偉蓬勃璀璨的土木文明,曾家興(B59)首席顧問演講霉菌與人類環境之關係。……等等,並作雙向討論,由於校友多人經驗豐富,所以交談非常熱絡且深入,收獲良多。

環境優美的香港科技大學之一角如下: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臺大四十及四十五重聚熱鬧溫馨

創校88年校慶慶祝大會楊泮池校長以全球思考 國際連結與臺大人共勉
11月15日上午9時在校總區綜合體育館舉行創校88年校慶慶祝大會,會中表揚8位對本校及社會有傑出貢獻之人士,分別為人文藝術類:胡耀恆學長(外文系)、李永平學長(外文系);學術類:廖俊智學長(化工系);工商類:黃仁安學長(法律系)、王奉民學長(電機系);社會服務類:洪騰勝學長(商學系)及綜合類:李華林學長(藥學系)、王澤鑑學長(法律系)。傑出校友擔任通識教育論壇「我的學思歷程」主講人,與學弟妹分享其專業領域及奮鬥過程。

今年畢業40及45年校友重聚選在校慶這一天晚宴辦理40及45重聚,位於體育館三樓,總人數達一千三百位,歷年來人數最多。
這次土木系畢業40年,1976(即民國65年)畢業,或1972入學(BS61級)的校友含家屬就接近百人,為各系所之最多一群。
其中出席的有張善政博士(前行政院長),陳振川博士(前工程會主委,唐獎執行長),張國鎮博士(國家地震中心主任),林志明(中華顧問工程司董事長),楊永斌博士(前雲科大校長,本次會出國缺席),........。這一屆曾修過筆者清泉(BS45級)的工程數學等倍感榮幸。
楊泮池校長也是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40年的校友。
在這次土木系畢業45年,1971(即民國60年)畢業,或1967入學(BS56級)的校友約二十人,其中出席的有陳嘉正博士(ARUP公司總裁),高聰忠博士(前台灣高鐵總工程師),王祥騮(前亞新顧公司副總經理),......。這一屆曾修過筆者清泉的流體力學等,倍感三生有幸。
為祝賀這次畢業40年及45年校友重聚,筆者清泉仍致送每位校友一張小詩卡,如下: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恭喜黃鍔博士榮獲美國約翰霍金斯大學2016傑出校友獎

恭喜本班同學黃鍔博士(台大土木系1960年6月畢業,即民國49年大學部畢業民國45年入學,45級校友)
榮獲今年2016年度美國約翰霍金斯大學傑出校友獎,讓台大校友分享,而同感光榮,原文如下: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Alumnus Award 2016
Norden Huang, Engr '67

Dr. Norden Huang is the K.T. Lee Chair Professor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Adaptive Data Analysis at th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NCU) in Taiwan. He holds a doctoral degree (1967) in Fluid Mechanics and Mathematics fro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Dr. Huang is a renowned scientist and prior to NCU, worked for NASA for over 30 years. His past work focused on nonlinear random ocean waves. Recently, he has devoted his time to the invention of a new data analysis method known as the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he has applied this method to analyze data in the following areas: nonlinear ocean wave evolution data; earthquake signals and structure responses; bridge and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biomedical signals such as blood pressure fluctuations; long term environmental data such as global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ntarctic ice extents records, and solar irradiance variance; hydro- machinery design and machine vibration data. Dr. Huang has received numerous prestigious accolades and awards. He was awarded the 1998, 2003, and 2004 NASA Special Space Act Award for his work o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e was also the winner of the 1999 Federal Government Technical Leadership Award; the 2001 Federal Laboratory Development Award, 2006 Service to America Medal for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and, for his contribution in the field of nonstationary and nonlinear data analysis, 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n 2000. Dr. Huang serves as an Associate Editor for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and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He has published extensively on subjects covering data analysis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natural science, engineering, biomedical, and financial problems.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溫馨學誼畢業40多年聚會

  台大土木57級(學號57為首,民國61年畢業,NTUCE72)的同學,於10/12午後6時起,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海霸王餐廳聚餐,算來已踏出大學校門44年,年已超過65歲。為的是歡迎余東培博士等回國省親,會中看到前台科大校長陳希舜,前台北捷運局局長陳椿亮,台大特聘教授蔣本基,前花連市長葉耀輝,雄獅鉛筆廠公司董事長李翼文,前環興顧問公司董事長陳立誠,前台聯顧問公司總經理洪思閩,嘉天工程顧問公司總經理何竹天,.....等同學20多人,歡笑聊天,.......。
難能可貴的還有他們邀請了師長參加,可以看到高齡95歲的盧衍祺教授,83歲的洪如江教授,以及高健章教授,陳清泉教授及林聰悟教授等。如此場面譜出一張很溫馨的學誼景象,令人感動,...........。

2016年10月9日 星期日

重陽敬老

今年10月9日正好是農曆9月9日。九九重陽敬老佳節。敬陳<采桑子>格律習作如下:

台灣重陽

韶光易逝情難逝,
日炎重陽,
日落秋涼,
夢築蓬萊世代香。


台灣重陽之一

天高氣爽淺秋意,
敬老重陽,
抗老長祥,
碧海藍天綠地享。

很溫馨地,台北捷運於10/9至10/15,凡持敬老卡搭乘的長者都給予不計費優惠,
不難看到增加了許多銀髮族的乘客。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台灣之光華人之耀世界之輝二屆唐獎寫下歷史

2016第二屆唐獎於9月28日(教師節)圓滿完成相關一系列重要活動。唐獎是2012年由在台灣發展成功人士尹衍樑博士所創立者,可以說是台灣之光榮


尹衍樑博士(1950年生,他父親是尹書田先生創業於大陸,光復後1949年來台的一位成功的紡織業企業家),他是一位大力捐助給兩岸多地華人興學教育的企業家,教育家兼創作發明家,所以是華人之榮耀
  
尹博士放眼全世界,成立唐獎(Tang Prize),希望藉以激勵世界各地人才發揮所長,積極投入與分享人類未來永續發展研究與成果,致力於為世界社會帶來創新價值與改變,成為嶄新時代不斷進步的動力。唐獎教育基金會所頒的獎項四種計有:永續發展 ,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等四大獎項每項新台幣四千萬及一千萬研究費,故辦成一屆唐獎需要花約數億新台幣,又稱東方諾貝爾獎。可以彌補瑞典1901年所開始頒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之不足,因諾貝爾獎針對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及經濟六大獎項 ,每項約美金100萬元。唐獎之得獎人不限國藉族可遍及全世界,唐獎精神中具有孔子世界大同及耶穌基督普愛世人的世界和平大愛精神,唐獎可以說是已寫下人類文明歷史中世界之輝煌事跡,不愧為世界之輝
唐獎的另一位靈魂人物是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博士,他是位很認真的學者及一位行政專才。陳振川博士(1955年生),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唐獎教育基金會董事,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



第二屆唐獎主題活動計有:
9月22日晚,唐獎歡迎酒會在故宮博物院。
9月24日,唐獎得獎人演講在福華文教會舘。
9月25日下午,唐獎頒獎典禮在國父紀念館。
9月25日晚,唐獎盛宴在圓山飯店12F。
9月26日,唐獎光輝世界共響音樂會在國家音樂廳。
第二屆唐獎特展活動:
9/2-10/2 台北中正紀念堂
10/7-11/6 高雄科學工藝博物舘
9/22-12/22 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
9/22-28 大師座談多場次分佈在台灣北中南各大學及高中

壓軸音樂會 唐獎光輝世界共響

其餘請詳閱唐獎基金會網站:http://www.tang-prize.org

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2016唐獎詩意晚宴

2016年9月25日晚7時正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辦席開三十餘桌,三百多人與會的
唐獎盛大具詩意的宴會。席中除由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博士致詞外,
尚有基金會陳長文董事述說唐獎成立及設立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等四項的經過。宴席中尚有優人神鼓及李哲音台灣著名豎琴家之演出。
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唐獎,6月公布第二屆獲獎者後,9月25日舉辦頒獎典禮當天下午七時開設具詩意的盛大晚宴。以「望月登樓」為宴名,並用唐詩發想入菜,包含李白的千古名句「舉頭望明月」、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更上一層樓」。以頭道飲品「舉杯邀月」為例,就選用阿里山愛玉凍,搭配如圓月的金桔,象徵如山中的靜湖映月。
唐獎執行長陳振川表示,透過這兩句詩詞的發想,也藉此呼應唐獎表彰的精神,象徵得獎人舉頭望向遙遠的未知,卻仍一步步登樓探索、追求究竟的執著。唐獎委員會表示,此次盛宴與圓山飯店合作,為符合唐獎意義,全宴8道菜色與2道飲品,除了特別融入唐詩典故外,更特別選用台灣17個縣市當季新鮮的食材,例如金山地瓜、鹽水烏魚子、澎湖龍膽石斑,發揮台菜原汁原味的風味。

精心選用當地食材,也符合唐獎永續發展獎中,減少碳足跡的精神,藉由食當季、吃在地的理念,打造唐獎盛宴美食,也把餐食文化帶入首詩設計理念,相信所有的得獎人與出席貴賓們,雖然享用的不算大魚大肉,無魚翅無鮑魚無龍蝦等高檔食物,仍一定會對精美且細緻多樣的台灣文化跟含詩意之美食感到創意的滿足。擔任宴會美食顧問的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理事長郭宏徹也說,以其中一道「唐獎迎賓八味碟」為例,雖然看起來像庶民小吃,但每道都充滿台灣元素,包含宜蘭鴨賞、新竹桔醬放山雞、基隆墨魚香腸、屏東東港櫻花蝦等。


其餘請詳閱唐獎基金會網站http://www.tang-prize.org